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文稿写作能力与历练
[ 作者:唐 波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3-08-02 17:28:00 浏览次数:]文稿写作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文稿之理在于文稿之外,做好文稿工作,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学习能力是基础素养,调研能力是基本功夫,文字能力是关键素质。唯有在政治、学习、调研、文字等方面的能力历练到家了,方能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一、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
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做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政治性是文稿的第一属性,政治正确是文稿的生命线,要做好文稿工作,提高政治能力是第一要务。当前,提高文稿工作的政治能力,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创新理论是源,文稿是流,只有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了,文稿起草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也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文思泉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工作学、带着问题学,用党的创新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具体到每一篇文稿材料,在着手起草之前、起草过程中,都要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文稿的政治正确和政治高度,也才能使文稿富有理论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二、学习能力是基础素养
文稿中要写务实管用的话,追求经世致用。如何让思想和话语不落后于时代?根本之道就在于学习。没有及时学习,就跟不上时代需要,写出的文稿自然无法真正做到经世致用。所以,从事文稿起草的同志必须把学习能力的提升当作基础素养,功夫下在平常,注重日积月累。
首先,要及时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会议和文件精神是文稿的基本依据。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会议和文件的精神,特别是要及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有关会议及活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及时跟进学习最新会议和文件精神,也要对一些管长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持续学、深入学,努力做到常学常新。
其次,要刻苦钻研部门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是文稿基础,脱离了业务工作,文稿如无源之水。部门业务工作包罗万象,要重点学习部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范畴,学习政策要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尤其要把握工作的重点、难点及亮点,深入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要积极与部门沟通联系,虚心向部门业务工作同志请教。
最后,要广泛涉猎有关理论知识。文稿工作的综合性非常强,仅仅靠“三板斧”式的招数是远远不够的,要广泛涉猎有关理论知识。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没有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文稿起草就容易偏离时代背景,甚至犯错;再比如,没有法治方面的理论知识,文稿就有可能出现有悖于法治精神的表述。
三、调研能力是基本功夫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等重要论断。文稿的实质是对工作的研究。如何研究好工作?调查研究必不可少。要强化问题导向,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文稿主题,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蹲点式、推磨式调研,认真做好“解剖麻雀”的工作,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问题找得更准一些。要强化提炼总结,把调查研究得来的一手资料加以整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通过交换、比较、反复,认真归纳总结和提炼,力求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强化成果运用,及时将调研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写到文稿中去,充实文稿素材,提高文稿质量。
四、文字能力是关键素质
工作是文稿的内容,文字是文稿的形式。把文稿工作的精力只集中在遣词造句上是误入歧途。同时,如果不重视文字表现形式,认为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也是不对的。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好的文稿不仅要写得对,还要写得好。
一要科学谋篇布局。文稿谋篇布局就是设计好文稿的结构,即处理好文稿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问题。谋篇布局首先要做到全面囊括文稿内容,不能丢三落四;其次要做好分门别类、逻辑分层和先后排序。文稿谋篇布局就如同超市的员工把各类商品做好归类,贴上标签,然后科学摆放。当然,谋篇布局不是机械地罗列摆放,还需要设计处理,如同串珠子一样,需要有贯穿的主线。
二要精准遣词造句。遣词造句就是怎么把话写准、写好的问题,是文字功底的集中体现。提高遣词造句能力是文稿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很多初次接触文稿工作同志的焦虑之处。如何练好这项基本功?要以优秀文稿为标准,从字、词、句着手,认真分析词语意义,研究琢磨句式,让思维方式、造句习惯全面融入文稿句式。同时,要强化训练,反复写、反复改、反复琢磨,把句子写精准、写流畅。
三要灵活运用修辞。常用的修辞格有排比、对偶、比喻、反复、顶针等。修辞运用要突出灵活,充分考虑文稿使用的场合,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得体妥当。文稿起草过程中或者成文以后,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使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和感染力,但不能单纯为了增强所谓的文采,过分地、随意地运用修辞格,会以文害义,影响文稿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宋儒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