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务实先治文抄公
[ 作者:蔡建军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19-04-02 10:45:25 浏览次数:]这是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县安监局公务员通过语音识别软件抄袭上级文件,并将其转化为该单位的实施方案,而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后,竟签批了该方案。这是××省纪委监委通报批评中曝光的一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格外引人关注。
文风背后是思想、是作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文风的流弊仍久治不愈,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背后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强力支撑。现在,那些热衷“拿来主义”者,该醒醒了。文风不正,“长、空、假”就会泛滥,还不只是表达僵化、学识简陋,根子还在党性不纯、政德不修。有的党员干部惰性难改、懒病缠身,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工作总结只改年份,心得体会只换人名,甚至闹出“关公战秦琼”式的“乌龙”……凡此种种,几乎成了一些单位和地方的通病。
公文是党政机关运转决策、依法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切文字工作,都是为指导实践服务的,只有紧贴实际,写自己想的,说自己做的,才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如果是花拳绣腿的“样子货”、空洞僵化的“八股文”、东拼西凑的“百衲衣”有何意义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一味拿别人的东西为己所用,怎么能做好领导工作?又如何推动改革发展?
文风是一面镜子,映照了能力与水平,折射出责任与品质,考验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的是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如果说的都不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话,何谈改文风。抄袭成风不仅助长形式主义,也影响着治理能力的提升。
文风上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是“腹中无物、心中无人、手上无法”。好文风只能从书本中来、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来。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文风无从真切;不联系群众、体恤民生,文风无从生动;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文风无从新颖;不勤于思考、孜孜不倦,文风无从深刻。说到底,文章的感染力源自情真意切,文章的深刻性来自于躬身实践。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改进文风,必须力戒抄袭,树立求实作风,善于了解变化中的情况、思考变化中的问题。只有形成更适合、更有效的文风,基层遍地“文抄公”的尴尬才能有机会得以消除,我们对接时代、因应变化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只要上行下效,文风也好、作风也罢,又何愁正不起来?
“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气”,是气质,更是底气。好的文风是思想的引领,是能力的体现,是素质的养成,是品牌的确立,是境界的提升,是我们每一位同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