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专论

对当前大学公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想法

[ 作者:郭志林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06-09-29 11:13:45 浏览次数:]
Content " (《应用写作》2005年第12期)

    公文写作作为一门课程,已经登上大学讲堂。在大学公文写作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想法,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应该注意理论教育与实际训练的关系,以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训练的自觉性。我们的教育对象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只是在公文写作方面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以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训练的自觉性。理论教育的系统性,核心是关于公文写作性质的认识,在深刻理解“公文写作是机关管理职能与文字表现形式的结合与统一”的基础上,对公文的功能效力、写作关系、分类体系、基本规律、主要特征及其思维定式、成文路线等方面有切实的把握。实际训练的自觉性,核心是如何有效地接受理论指导,在不断强化“公文写作是实施管理的手段,公文作品是施治辅政的工具”的过程中,形成公文写作的效力意识、文体意识、创新意识,在结构形态、表达方式、语体特征上下工夫。公文写作教学,不能没有理论,没有理论不能成为科学也不符合大学生实际,但是又必须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不能把理论搞玄了,搞空了,把心思用在制造新的概念、新的命题上,用大家不懂的语言去讲大家都已经很懂的事理。公文写作教学,不能没有实训,没有实训就没有应用价值也不符合大学生实际,但是又不能把实训变成一个文种一个文种地教,一个文种一个文种地训,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搞作坊式、填鸭式教育。我主张,在公文写作理论教育中要深入浅出,用大家都懂的语言去讲大家似懂非懂、不很懂、不深懂的道理,追求的是概念的清晰、命题的切实、说理的谨严。在公文写作实际训练中要抓住本质,抓住关键,抓住要领,务求解决公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自觉完成训练任务,以期收到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二,应该注意“文有定式”与“文无定式”的关系,在有定式的规范中鼓励学生探索无定式创新。自古以来,在写作领域里既有“文有定式说”也有“文无定式说”,两者相反相成,在有定式与无定式的反复推进中体现写作发展的辩证法。在公文写作中,强调文有定式是必要的,但是只强调文有定式是不全面的。一方面要强调公文写作性质、公文写作经验对公文作品的约束和影响,进而形成并接受若干写作规范;一方面要强调公文写作也是一种创造,在体现公文写作性质、学习公文写作经验、接受公文写作规范中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把既成的规范变成僵死的教条。因此,我主张公文写作训练当以公文文体为中心,向上分析有功能效力的类型,向下分析有若干具体文种,既接受必要的规范又不能把规范搞得过细、过死。这里,涉及公文类型、公文文体、公文文种三个概念,三个概念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公文的类型源于公文的功能效力、写读关系,或者分析为施治文件类、公务文书类、资政文稿类、礼仪文辞类,或者分析为下行公文类、上行公文类、平行公文类;公文的文体是公文的体裁、样式,是公文写作功能效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显示与之相适应的、比较稳定的体式特征,诸如规制体、令使体、知照体、讲话体、计划体、契约体、请示体、报告体、公函体、记载体、调研体、简报体、图表体、摘编体、祝赞体、悼哀体、请邀体、题赠体等;公文的文种是机关职能行为的具体化选择,是同一文体中不同职能行为、职能层次的确认,同一文体中的若干文种,其写作要求、体式特征大同小异,例如规制体公文里就有法、条例、规定、办法、章程以及准则、规则、细则、守则等若干文种,甚至制度、纪律、规范、标准等也可能作为文种出现在规制体公文里。只有以公文文体为中心实施公文写作训练,才能把功能效力和体式特征结合起来,才有要领可讲,才能讲足、讲透,既有利于接受规范又有利于鼓励创新。

    第三,应该注意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的关系,公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范畴是公文写作而并非公文处理。公文写作作为一门科学,主要是指在公文写作现象特别是在公文作者现象、读者现象、作品现象的研究中所揭示出来的公文写作的本质属性、分类体系、基本规律、主要特征及其文风质量、训练模式等。公文写作作为一种技能,主要是指在公文作品构成特别是在公文结构形态、表达方式、语体风貌、审美效果方面所培养出来的“政文为一贯”及其“文以应务为要,词以明洁为主”的能力和水平。而公文处理和公文写作不同,公文处理是公文写作功能效力实现中不可或缺的程序,包括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公文整理、公文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过程。总体上说来,公文写作在先,公文处理在后,公文处理是公文写作之后的事情。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是实用秘书学中处于同等地位的组成部分,各有不同的界定。公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范畴、基本任务不是公文处理,现在的问题是,在公文写作研究和公文写作教学中,有人把公文处理中的技术标准、程序规定、目标设置、外部结构、附加标识、印刷版记,包括抄送抄报、文号序号、签批签发、主题词表,甚至关于用纸、开页、版头、字体等,都作为公文写作的学问、能力和规则详加阐释,不厌其烦,实在是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可能涉及公文处理中的某些内容,但是决不应该把公文处理作为公文写作的重要任务加以展开,更不应该把公文处理中的某些硬性规定作为公文写作的法则冲淡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甚至损害了公文写作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方向

    第四,应该注意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的关系,既要有比较稳定的理论体系又要有鲜活的实际情况。作为公文写作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抽象和升华,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应该具有普遍意义,而作为学科建设的社会背景、知识来源、发展环境、时代特色则应该从实际出发,应该与当前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思维、管理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与时推移,与事相应。因此,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成果、写作技能应该体现其稳定性,不能追风赶潮,不能拼装杂陈,不能助长多变的概念、随机的界定、权宜的表述,否则作为一门学科就很难站立起来,就很难形成理论上的自觉,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应该强调从实际出发,注意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实际教学中来,把历史的批评和现实的批评、理论的批评和实际的批评、公开的批评和内部的批评融为一体,把公文写作教学搞得稳健扎实又丰富多彩。一方面,讲知识,讲理论,讲体系,讲公文写作的基本属性、内在联系、写作规律、体式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方面,讲实用,讲实训,讲实效,讲公文写作的最新情况、最新环境、最新经验,接受当前实践的检验,体现当代施治的精神和当代管理的要求,以稳定的理论联系鲜活的实际,不断提高公文写作的理论修养和服务水平,保证公文写作教学的健康发展

    第五,应该注意写作技能与职业应试的关系,在公文写作的强化训练中增强大学生职业竞争的优势。公文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特别是在实行国家公务员法和秘书职业资格制度之后,公文写作与公务员职业技能、秘书职业准入有极大关系,具有较高的公文写作水平,必将成为大学生职业竞争的一种优势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大学公文写作教学中应该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秘书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否则大学公文写作教学就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动力和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在目前试行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中也明确规定了技能鉴定的内容和公开考试的程序,对其秘书职业资格予以认定。在这里,都强调了公务员录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职业应试这一步骤,都与公文写作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中能够进入公务员序列和各级各类机关的秘书行列,已经成为热点,如果我们在公文写作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那么这门课程对学生就有更大的吸引力。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中的题库,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中或之后应当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对这方面的应试能力进行强化训练,经过模拟训练、实习训练,使学生多一些职业竞争的优势。当然,这需要管理机构的认可、教育行政的支撑、教学计划的落实,这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训练,还要有诸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完成这方面的强化训练决不是分外的事情。

    综上,在公文写作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公文写作的理论教育,树立公文写作的学科形象,增强公文写作的自觉意识,而且要认真界定公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有效施行公文写作的实际训练,在理论与实际、规范与创新的结合中提高学生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作  者:吉林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范增友
 

(《应用写作》2005年第12期)

   为使读者更直接、便捷地了解本刊,本站每期特从《应用写作》摘录3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如您喜欢,可直接到所在地邮局订阅《应用写作》。(邮发代号:12-59       垂询电话:0431-85384664)  

"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