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用让步思维优化论述文写作
[ 作者:赵瑞华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2-07-04 11:19:40 浏览次数:]让步思维是一种先退后进、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在论述文写作过程中,运用让步思维来分析说理,可以先“退一步”肯定他方观点表面上的合理之处,再“进一步”阐述己方观点存在的必要性,或者先“退一步”坦承己方观点在他方看来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再“进一步”完善己方观点成立的前提与条件,这样可以实现论证的严谨周密,有效避免论述层次的扁平化与说理的片面化。本文将结合例文,分析让步思维在论述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先“肯”后“否”,“驳”他“立”己
论述文的核心是说理,而说理的关键是分析与论证。运用让步思维分析论证时,需要先建构一组矛盾观点,或由他方观点引出己方观点;或由己方观点虚构他方观点,即双方存在矛盾对立性。
所谓先“肯”后“否”,就是在与对方的平等对话中,先认可他方观点表面的优点与合理之处,再分析其问题所在,批驳其观点,进而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他以“立”己。比如:
就像管仲被鲍叔举荐一样,诚然,鲍叔是管仲的伯乐,因为有鲍叔的举荐与让贤,管仲才得以辅助曾经的对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但我想,在这件事情上,管仲本身有千里马的才华,才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其只是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之流,纵然被举荐,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悲剧性结局吧?……
诚然,在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否认伯乐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仅有伯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千里马,培养人才,让社会上拥有足够的千里马,才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
从选文看,文章隐含的他方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对此独辟蹊径,提出自己的看法:“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纵然有再多的伯乐,也只能望‘马’兴叹”。这两个语段都使用了让步说理。上段先用“诚然”退一步,认可管仲是因为鲍叔的举荐才得以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接着用“但我想”一转,进一步提出管仲的成功是源自于本身的才华,并作假设分析点出后果。下段也是先用“诚然”让步,肯定伯乐存在的价值,接着一转指出仅有伯乐远远不够,再进一步提出培养千里马才是重中之重。每次让步,都推进一步,强化了己方观点,凸显了逻辑思辨性。再如:
清明祭祀扫墓,缅怀故去亲人是老百姓心中固有的“仪式感”,也是清明节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传承优秀的传统无可厚非,但也不能“拘泥形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阶段”,还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从大局出发,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让清明节过得更“清明”。
——《清明倡导“云祭扫”,文明新风拂面来》
从文题可见,作者主张“清明倡导‘云祭扫’”。该段中作者先退一步,肯定清明祭扫“传承优秀的传统”,接着对“拘泥形式”予以否定,再结合当前疫情特殊时期,顺势提出“以大局为重”的理念,让清明节过得更“清明”。
以上两个例子都聚焦于他方观点,先“肯”后“否”,先“退一步”再“进一步”,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让步说理类型归纳为“退一进一”。有时,为了说理的需要,不仅要“退一进一”,还要“退一进二”,甚至“退一进三”。比如: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张涛甫《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标题表明作者主张流量时代更有深度的阅读。该段先用“的确”退一步,认可互联网带来的好处,然后一转对“放任思想惰性”予以否定。接着,进一步指出流量时代“绝不能一味‘下沉’”“拒绝深度、躲避思考”,从否定方面强调;再进一步从肯定方面提出要“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一否一肯之间,论证往前推进了两步,这就是“退一进二”。又如:
或许有同学会说,鲍叔的让贤是否是一种不自信、不敢作为的懦弱托辞。说实话,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生活之中,的确有一些人或能力不足难堪大任而主动退缩,或信奉见好就收而遁世脱责,事实上,这种人的让贤,本质上也是基于小我利益的考量,难逃人性狭隘之嫌。而深入史实,你会发现,鲍叔能于小白困境中助其胜出上位,可算才能杰出;敢冒君主怒而荐管子为相,可谓忠诚而知人;能让高位而甘居其后辅之,可称自知而勇为。
——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鲍叔之智:小我与大局的和解》
文章表达作者对主动让贤、自甘其后的鲍叔最有感触。本段先用“或许”假设提出他人的困惑质疑,然后用“的确”退一步肯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尊重对方,分析对方的合理性,彰显表达的理性。再用“事实上”点出本质,予以批驳,在批驳的基础上进而指出鲍叔“才能杰出”“忠诚而知人”“自知而勇为”,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属于“退一进三”。
二、先“否”后“肯”,“全”己“塞”他
说理的目的是让人信服,接受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看到对方的合理性,同样,论证强调自己的观点,尽可以王婆卖瓜,但也要自我审视,认清不足方可周全。这才是理性表达的审辩态度。
所谓先“否”后“肯”,就是先自我审视与否定,坦承自己观点可能存在的短板,再补充成立的前提与条件,从而周全自己的观点,堵塞他人的质疑与责难。比如:
当然,小我也有小我存在的问题,小我行之不当也会导致大错误。建立不世之功的韩信,因为被名利蒙住了双眼而犯了错,而具有不世才能的希特勒,更是因为种族主义、纳粹主义而犯下滔天大罪。由此看来,小我也会犯错,所以特立独行之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不免落入深渊。
——2022届高三诊断作文《小我也有巨大的能量》
文章的标题即为中心论点。在主体部分设置“小我虽小,日累成巨”“小我之巨,在于先驱引路之贡献”两个分论点分别论证之后,该段用“当然”,先让一步坦承观点中的问题;然后直言不讳指出“小我行之不当也会导致大错误”,并列举了具体事例论证;再用“由此看来”,提出“特立独行之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的主张,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观点。这所让的一步,成了所进的一步的原因,论证的逻辑链条更紧密。
通常,这部分的让步分析放在全面论证己方观点之后。论述时,聚焦己方的观点,先“否”后“肯”,先退一步自我审视与否定,再进一步完善与防御,观点在辩证分析中得以周全,论证就更客观全面,更入情入理。再如: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的我们,立足于祖辈、父辈给我们垒好的巩固的基石上,就不能只记得接力。接力是任务,发扬更是对我们提出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我们既要专注于提升自我,还要对国家、社会、时代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并竭尽所能,推动时代的齿轮飞速转动,让整个社会朝着“大同”前进。
——2022届高三省级联测作文《我和我的父辈》
作文要求以“接力”为话题,谈出由漫画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前段紧扣话题,明确表达了“华夏文明的薪火还等着我们去接力”的主张。本段先用“当然”,指出时代和社会都在发展、进步,让步坦承“不能只记得接力”,也就是对“只记得接力”自我否定,再进一步提出接力是任务,发扬更是使命,将论证往深处推进一层,增强了说理的层次性与说服力。
三、两者结合,架构主体
论述文写作时,不仅可以运用让步思维在局部段落中分析说理,或聚焦于他方观点,先“肯”后“否”,“驳”他“立”己,或者聚焦于己方的观点,先“否”后“肯”,“全”己“塞”他,还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构成文章的论述主体。比如:
在龙山凤水间,邓石如策驴而过追寻他心中的幸福。……
或许有人感到奇怪:难道不是物质享受越多越幸福吗?诚然,物质对幸福与否有很大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所谓幸福……它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因而与人的精神层面有关。
所以说,幸福并不完全与物质上是否富足相挂钩,甚至可能相反。……
进一步看幸福的前提在于对现状的知足。……
但这并非意味着幸福无需主动争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是幸福的保障。从某一方面看,行动是追寻幸福的见证,记录了通往幸福的不懈征程。从另一个方面看,行动更是幸福的一部分,潜在的小小成就又何尝没有催化着幸福的萌芽?
可是揆诸当下……
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正处在青春年华。
……
何以为幸福?它并非高不可攀。
——2022届高三T8联考作文《何以为幸福》
文章开篇选择邓石如的故事作为由头,引出“幸福”的论题。接着,作者假设了一个他方观点“物质享受越多越幸福”,运用让步思维分析说理。论证时,先用“诚然”退一步,肯定“物质对幸福与否有很大影响”,再用“但并不是决定因素”予以否定,顺势提出自己对幸福的看法,“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与人的精神层面有关”。在完成全面论证之后,作者再次使用让步思维作辩证分析。分析时,先退一步,否定“幸福无需主动争取”,再进一步,提出“积极有效的行动是幸福的保障”,并分析“行动是追寻幸福的见证”“行动更是幸福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文章的论点更为周全。然后,再联系现实,结合自身,拓展说理空间。最后,用一设问照应标题,结束全文。这篇文章两次运用让步思维,架起了分析说理的骨架,使论证条理清晰而富有层次。
综上可见,论述文写作过程中让步思维外化在表达上,常有“诚然(的确、不可否认)……但是(然而)……”等语言标志。运用让步思维分析说理,既可以平等审视对方的表面合理性,在质疑与反驳中立己,也可以主动审视己方的可能漏洞,在自我否定与防御中避短,彰显思维的周全性与说理的思辨性,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架构文章的主体,使论证更富层次性。但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让步说理的内容不宜过多,多了就会削弱自己论点的力量;二是辩论词中不宜使用让步思维,否则会授对方以柄,惹火上身。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编号:B—b/2020/02/19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中学)
编辑:杨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