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大中专写作教学研究

谈改革中的应用写作课

[ 作者:王少华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08-10-27 09:24:03 浏览次数:]

(本文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2年第4期第43页 )

    应用写作走进高等教育,是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果。在一切都需要改革之际,写作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也十分红火:代表作有《二十一世纪的写作改革设想》,还出现了各种主张:教师应该学一、两门专业,写作课应该走出书斋,教学手段应该更新等等。然而各大学写作课的实际情况却仍不尽人意,许多学生认为该课收获不大,还有一些院校纷纷取消了这一课程。为什么会出现应用写作课的滑坡呢?笔者认为这与我们的教改不能针对实际问题而空描蓝图,追时髦、走形式有关。为此,本文试分析一下该课建设中一些主要的、亟待解决而又不难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学重点的游离,考试内容的陈旧,教学时间安排的不科学。

    一、应用写作课教学重点的再定位

  回顾应用写作教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教学重点在不断地变化。80年代教学的模块是基础写作(写作要素)+应用文写作,这个阶段教学的重点在基础写作上。然而当时对应用文的研究还不充分,该课并未从其母体文学创作中剥离出来。发展到90年代,其教学内容开篇即是应用文,此时对应用文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却又忽视了写作基本功的传授与训练。当教者发现了这一弊病之后,“案例教学”又风起云涌。从应用写作教材的发展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教学重点发生的变化。
  那么,这门课的重点应该定位于哪儿?我认为,第一,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写作现状和应用文发展的大趋势,该课的教学重点仍然应该放在写作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上。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写作现状令人担忧。以我的教学经验为例,每次开课我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记叙文,然而历次批改后都发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材料或是不分主次,平分秋色,或是枝蔓丛生,这当然会严重影响主题的表现;在基本表达方式叙述上,不知如何运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的技巧;关于文章的结构,乍一看一段一段很清晰,但深入到每个自然段内部却东一耙子西一扫帚;至于语言存在的问题就更大,根本达不到准确、言简意赅的要求。另外,令人头疼的是学生写作已形成一些难改的不良习惯:问题最多的是标点符号、修改符号不规范,文章的完成都是一次成形,很少有人去修改。分析起来,这一写作现状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必然,因为老师教、学生学都是急功近利的。再从应用文发展的大趋势上分析,学生这种写作水平会日益成为该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现在,我国公文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种研究决非停留在“文面”格式上,已深入到“正文”。那么写作中主要的问题便成为有了饺子、馄饨皮儿,如何去制作馅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学生的写作现状,还是现代应用写作发展的趋势,都要求写作基本功的传授与训练应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当然此时对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不再像前期的教学那样,把基础写作与应用文写作割裂开来,而是让其渗透于、贯穿于应用文教学的始终。
  应用写作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应用写作的方法。要掌握这一方法,就应该启发学生研究应用文正文模式的特点,以及这种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变通,还要让学生理解应用写作各类文种随着历史的进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上这种方法的掌握,是现代应用文迅速发展的需要。据统计,现在应用文的文种已达到数千个,通用的、常见的文种也有近两百个,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文种,故关键要授人以渔。这样,学生一旦走入社会遇到问题,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自学,以不变应万变。

    二、应用写作测试重点的转移

  教与考是分不开的。目前应用写作的考试内容仍沿袭着传统的模式,其两大弊病是:1、重视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写作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检验;2、只重视群体,不重视个体的差异。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与教学重点一样,把考试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写作技能的测试上。不仅作文有写作基本功的测试分数,而且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都要相应地制订出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分数。关于学习方法的检验,可以出一些从未学过的文种例文,让学生去举一反三。另外,我们还应该照顾到学生在文体上各有所长的差异,考试内容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不至于将他们一棒子打死,这也算是一种人文的关怀吧。

    三、写作课时间安排的科学化

  学生认为写作课的收获不大,其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目前对写作课的一次性完成的安排,不符合写作能力培养的规律。我认为,写作课应分阶段进行,至少要两个阶段完成。前一阶段主要进行写作技能的传授、训练和掌握应用文的方法,后一阶段应立足于实践,重点在提高。另外,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在重视教育成本的今天,将一个班三、五十人,改为两个班七、八十人,使技能课变为知识课,这也是写作课在教学管理上的一个问题。
  总而言之,应用写作课的改革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需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走出书斋,而且更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抓主要矛盾,提出切实可行、不得不行的措施,否则应用写作课的被淘汰不是市场不需要,而是咎由自取了。(本文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2年第4期第43页 ,更多精彩实用文章,请订阅《应用写作》)

  作者: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竹洁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