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5G时代应用写作教学的三个转变
[ 作者:陈荣香 李承辉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0-06-02 10:35:00 浏览次数:]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毫无预兆地突然爆发,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虽然学校开学延期,但是全国一盘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教师变身主播。5G智能互联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变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万物互联[1],这种状态下,教学对象、教学载体、教学工具、教学环境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不能再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而应顺势而为。万物互联时代,应用写作教学的主体、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也发生了转变。
一、 师生的角色转变
(一)教师变导师,主演变导演,从“教”到“师”的转变
2012年被称为是慕课元年,慕课(MOOC)的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和教育叠加的产物。在慕课推动下,教育已经越来越个性化和普及化,而教师角色也在不断进化,从教师向高水平的教练提升。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导师,是知识花园的向导,引导、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前经常说,好的老师都是好演员,但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演位置,却更多地被导演角色所取代,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是课程的总负责人,正在从侧重于“教”向学业导师角色转换。
应用写作教学的“导”体现在课程的设计上。如课前在智慧教学平台超星泛雅发布学习任务单,同时发布应用写作知识胶囊微视频,课中教师就知识重点进行点拨,教学难点进行排雷,课后发布作业实训包。以公文格式教学为例,教学中布置公文格式制作视频作业,由三位学生认领任务,分别制作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期间组成公文格式制作小组QQ群,既有群辅导,也有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在制作过程中,三位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红色反线距离发文字号4mm,怎么制作?印章制作过程中,印章的大小规定,印章软件的选择,等等。问题一一解决后,学生完成公文格式制作,录成视频文件,上传超星平台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不是没有作业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分别寻找三份不同方向的公文,在上面标注出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及要求。第二次课上,请其中一位公文制作的同学现场制作公文格式,用视频共享的方式,与全班同学分享屏幕,教师当场指出其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班同学在这种你做我学,你演我观,你讲我练的教学观摩中受到启发、得到成长。这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朋辈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朋辈是指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生活背景, 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年龄相当且关注共同问题的个体。在课堂中,这种个体体现为年龄相仿的学生们,作为出生后就处于互联网中的00后即“Z一代”来说,他们有相近的价值观念,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业上共同进步。
(二)学生变老师,群演变路演,从“学”到“教”的转变
目前在校的大二学生绝大多数是00后,出生于信息时代,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相伴,各种网络平台、智能工具的运用得心应手。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强。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上,不能再将学生看作是群众演员,而是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老师,学习由被动转主动,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参与课堂路演。路演是英语road show的直译,是指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引起目标人群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兴趣,最终达成销售(包括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说、演示产品、推介理念及向他人推广产品、想法)的一种方式。学生路演,意思是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业成果,推介他们的调查报告,或者事先录屏,课堂展示,其他学生提问,路演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回答。
“教是最好的学”,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这种由物理学家费曼发明的高效学习方法,分为四个步骤:选择目标,教学,纠错,简化。[2]应用写作课堂中,学生的路演——教,形式多样,既有课堂上由学生进行的真实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讲解,也有其他的方式,如通知的微视频教学实践、布置学生课后录制的公文格式视频,或者是各类应用文体的实操训练及知识点的手机录音、布置学生制订30天任务并演讲展示自己完成的任务……这些都属于学生“教”这种方式的演变。费曼学习法的实质是“以教促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确保不是一知半解,因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才能泰然自若地教会别人,另一方面,通过向别人清晰准确地解说明白某个知识点,才能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学生完成公文格式视频的录制后,充满了自信,说“自己很有成就感”。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可以体现在老师的表扬中,其他学生的赞誉里,另外,观点的表达,分享的快乐,都能让学生得到信誉上、心理上、感情上的回报,这种正面反馈又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 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一言堂变群言堂,从满堂灌到研讨式学习转变
以往,教师在讲台上一个人唱独角戏,讲知识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坐在下面或昏昏欲睡,或开小差,或玩手机,或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根植于互联网+的智慧教学平台,如清华大学推出的雨课堂、超星泛雅平台的手机APP学习通,有投稿、弹幕、抢答、课堂测验的即时提交、反馈功能,这些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互动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相比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积极参与发声的讨论式的学习模式更有效率,课堂也更有生机与活力。“众声喧哗”有助于打破课堂的沉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有利于推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在课后进一步延展。如在调查报告专题教学中,首先由学生以3~4人一组自行组团,自主确定调查课题,对各组学生上报的二十几个选题,教师予以分组指导,要求选题兼具新颖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带有问题导向,如网红经济、共享经济、校园货、校园精准扶贫、手机APP使用、直播、游戏、在线教育、外卖、云养猫、伪娘、抑郁症、大学生性观念、就业观、消费观等,这些选题既有现实意义,又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由于课题是由学生自己选定的,所以他们很感兴趣,这也使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后期的作业。调查主题确定后,学生根据教师课前上传到学习通的微视频,掌握调查问卷制订要点、选项分布规则,拟定调查问卷。接下来是学生通力合作,做好现场或者网络调查、数据采集分析,最终调查报告出笼,教师择优在课堂上请同学路演、展示。质量上乘的调查报告,经教师辅导、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积极向期刊投稿。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方式,不再将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调查报告专题教学形成了集教学、指导、研究、调查、撰写、展示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块。现场调查走访,数据采集分析,资料收集整理,调查报告撰写,教师的评改讲议,学生的路演展示,这种实操式、探讨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化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二)单机变联网,从线下课堂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5G时代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也在全速推进。在5G时代,不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方式效果堪忧,即便是进阶版的“一支激光笔+PPT+一张嘴”的方法也不可取。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来说,面对00后“Z一代”,教学上不能再固步自封、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主动拥抱变化。首先是物理环境上不再是一台电脑、一个人线下课堂讲授为主,而是吸纳网络时代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线上智慧教学平台,为应用写作教学锦上添花。
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与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主要是他善于借助外物即工具。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也一样,借助现有的智慧教学平台及手机APP,课后以QQ群作为跨平台沟通工具。除了线下课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外,线上课堂永不下课。应用写作课,两个班70人左右的大班教学,实际上是不利于保证教学效果的,以往线下课堂提问、作业反馈往往不能平均照顾到每个学生,也不能重点照顾到两头的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智慧平台的使用,可将作业批改点对点即时反馈给学生,作业批改除了分数,还可以辅以文字、语音。以往学生作业收上来,老师批改后,或者发给学生,或者保留在老师这儿,会有一方对某个学生的作业在班级的总体情况不是了然于胸。如今有了智慧平台,使得所有教学过程都数据化、智能化。如课堂签到、课堂互动、学习任务完成进度、作业完成情况,即课前——课堂——课后,每一步都有教学数据分析。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虚拟现实的合二为一,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融合,这些都是教学中正在发生的可见可感的变化。
三、评价体系的转变
(一)作业反馈,无声变有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作业布置形式多种多样,评价反馈也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对学生总体要求是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促后进,抓个案解决共性问题。[3]具体来说客观题由智慧平台自动评分。如关于应用文写作规则、公文语言、公文文种、公文格式等知识点的识记部分,采用选择、填空、判断等形式,机器自动评分。这类作业设定可以多次重做取最高分。作业的目的不是难住、难倒学生,显示教师的高明,而是让学生在反复做题中实实在在地掌握知识点,达到知识的内化。
主观题批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批改,一种是生生互评。各种文种的实践操作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教师全批全改的主要是个性化的作业,如小组的调查报告、30天计划执行情况的个人总结等。这类作业学生上传到超星平台,教师作点对点、一对一点评,主要以表扬作业中的闪光点、优点为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再单独指出,或者文字,或者语音。优秀作业推荐到班级讨论区,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作业中存在共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再一一指出。超星泛雅平台作业设置有生生互评功能,如通知的拟写作业,发布作业前教师设置生生互评,设定一个学生评五位同学,要求他们看完五篇通知作业后,对照范文的格式、内容,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同学打分,每份作业再取平均分。
(二)学业评价单一化向多维度,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
王强在《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的序中提到“传统教育模式下,考试成了教育的唯一体验方式。某学生得了优,而这个优不是他做人的优秀,而是他答题的优秀。这种体验方式让大脑与天地合一的古老教育理念不复存在。互联网时代就是要让知识回归到生活,让人回归到知识的本源去体验教育,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合一性。”[4]课程如何考核,总成绩是怎么得出来的,这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节课就明明白白地将本课程的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因为应用写作的实践性、实用性学科特点,平时过程性考核占比较大,为70%,期末考核占30%。考核从终结性考核向形成性考核转变,学习评价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以过程式考察为主。借助超星平台的大数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业情况、学习效果有数据支撑,同时也将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过程性作业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相结合,如布置任务时,有志愿者自动认领任务,作为加分项,学生论文、文章发表、与写作相关的比赛获奖等也是加分项,这些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业作出更为精准的评价。
未来已来,云课堂,云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速落地。作为教师,顺势而为,应时而变,充分利用好各种智能互联工具、教学平台、智慧终端,让它们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注释:
[1]喻国明. 5G时代传媒发展的机遇和要义[J]. 新闻与写作,2019(03):63-66.
[2]毛菊.学习教学: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思想论[J].比较教育研究, 2014(12):57-62.
[3]赵丽玲,周金声,韩铁刚. 大学生沟通说写核心能力培养新范式——创新课程“沟通与写作”的教学实践总结[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06):117.
[4]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1.
本文系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教学建设项目研究成果(ZYG2019JX001)。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
编辑:王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