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新闻写作

新闻短评写作述要

[ 作者:张 荣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06-09-29 16:55:33 浏览次数:]

(《应用写作》2000年第三期)

    20世纪结束的钟声已经敲响,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此时此刻,海内外应用写作的学者聚集一堂,探讨现代应用文的发展前景,这是十分及时而又有重要意义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流动、运用、物化和转化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应用写作也将得到空前的进步。其中,科技写作将成为应用写作的主角。对此,笔者就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世纪的科技写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即建立在知识的生产、流动、应用、物化和转化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一体化和知识产业化。知识经济的前提是知识的生产和流动空前的繁荣;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的运用、物化和转化,形成产业和商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无论是知识的生产和流动,还是知识的运用、物化和转化,都离不开写作,这里主要是指应用写作。

  21世纪也是信息时代,是信息迅猛增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时代。信息是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信息的结晶。有人把石油比作工业经济的燃料,把信息比作知识经济的燃料。但石油不能直接燃烧,需要进行提拣;信息,无论是用语言、文字,还是用图像、影视、数据等不同载体来表示,也都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才能转化为知识,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模型,数据和其它原生态的信息是金字塔的底部,知识是塔的中部,智能是塔尖。如果信息不提升到次生态,不转化为知识,就不可能具有社会价值,更不能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无论信息的产生、记录、处理、提升和转化,也都离不开写作。当然,这里主要也是指应用写作。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都能够以多媒体的形式储存和处理信息了,但它所使用的重要信息符号仍然是语言文字。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因为语言文字信息是人类的智力成果,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手段。人类正是有了语言这样的交流手段,才具有了比动物更有效和更高层次的创造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语言,人们相互传达和交流生产、生活的经验、感受和理解,进而形成一些看法、观念和思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抽象化、理论化的信息,它帮助人类将自己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将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进一步概括、提炼、完善、升华,从而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

  21世纪还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其竞争十分激烈,这主要表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上,而高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高科技革命已成为第三次革命浪潮的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验证和人们的共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谁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呢?我认为应该是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因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这段话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强调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运作依赖于知识的流动性,也即知识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员交流、合作研究、学术探讨、专利交*授权等等,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网络系统,科技人员及其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的竞争又是异常激烈而又十分残酷的,它只承认第一,没有第二。如果你不能只争朝夕,捷足先登,就会坐失良机,居人之后,科研成果的优先权就会失之交臂,胜券旁落。由此可见,无论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科技成果的产生、认可、运用和转化,也都离不开写作,这里主要是指科技写作。因此,科技写作将成为21世纪应用写作的主角。

    21世纪的科技写作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崇尚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的。科技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教育是知识经济的生长土壤。没有科技和教育,就不可能产生知识经济。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立足,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

  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综合性、交*性、渗透性和融合性。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正日益密切,文中有理,理中有文,这是未来科学的新特点。正如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新兴学科主要发生在学科之间的交*和渗透,也有不同门类的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和渗透。恩格斯也说过,原有学科邻接领域将是新学科的生长点。……我认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传统的学科分割界线即将消除,它们将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发展的这一趋势将对科技人才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科学发展新趋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