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科技写作

例谈科技报告写作要点

[ 作者:陆 昊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5-06-30 15:27:00 浏览次数:]

科技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是指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1]。科技报告是对上述活动的过程、方法、数据、结果及问题等具体情况进行记录的报告,它可能产生于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以积累、交流及传播为目标,旨在真实而完整地反映科技人员所从事科研活动的技术内容和经验。与科技论文不同,科技报告是以告知科学技术研究、考察、实验的经过与结果为目的,通常只是一般性研究成果的反映,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说明;而科技论文则是以阐述作者的科学技术见解为目的,一般是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反映,它的主要表达方式为论证。简言之,科技报告侧重于告知,而科技论文则更加注重论述[2]。如以下对比:

科技报告:某公司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科技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初步结论,供内部决策使用。

科技论文: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材料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重点阐述材料的创新设计、理论机制及其对研究领域的贡献。

科技报告的主要价值和效益体现在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方面[3],科技报告需要清晰的结构、完整且逻辑严谨的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常见的构成元素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创新点、可行性、结论等,但因为报告的内容或受众不同,具体的结构安排可能有所调整。本文拟从摘要、研究方法、创新点、可行性四个方面对目前科技报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并提出应对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科技报告的写作质量。

一、摘要应突出重要信息

科技报告的摘要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概况,因此应该准确、简洁地对研究方法及结果等作出概括,清晰地传达研究中的重要信息。摘要写作的常见问题是重点不突出。以下述摘要为例:

本文研究了……应用背景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基本原理和常用模型,包括……。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模型在……的表现,分析了影响模型性能的因素。最后,总结了……在……领域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以上摘要中提到了应用背景、发展现状、原理、模型、性能分析、优势和挑战等,但没有明确指出研究的核心问题或创新点。要解决此问题,在摘要撰写前,应对科技报告的整体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并筛选出关键信息点。在摘要撰写时,应采用标准结构,如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保持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如用易懂的语言代替复杂的术语,用全称代替缩写;注意突出重点,如创新点、学术贡献、实际应用潜力等。摘要完成后,要仔细校对,确保语言流畅,语法、外文拼写正确。上述摘要可以修改为:

本文针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策略,有效提升了……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方面比现有方法提高了……,尤其在……情况下表现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修改后的摘要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核心贡献,重点更加突出,明确指出了研究的核心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点,对研究目标、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清晰描述。

二、研究方法应详细且符合逻辑

详细是指研究方法写作应对实验的参数、数据的处理方法等细节进行说明,以便他人能够验证。符合逻辑是指研究方法应按照实验设计的逻辑顺序写作,这样既能够展现研究的全貌,又便于读者理解。目前研究方法写作的常见问题是,作者在简单提及方法名称后,未对研究过程、步骤等进行详细阐述。例如:

本研究采用……进行……。首先,收集了一些……数据,然后使用……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并记录了……。最后,对结果进行了适度分析……。

上述研究方法缺乏具体细节,未对实施步骤进行清晰划分,读者无法了解研究的完整流程和技术细节。要解决此问题,应首先提高写作的详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保清晰性与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明确研究的类型并解释原因,详细说明研究的整体流程、样本与抽样的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写作样本与抽样的方法时,应明确样本的选择标准和具体抽样方法并解释原因,论证其代表性与有效性。写作数据收集方法时,应说明满足研究需求的工具与技术,明确具体类别并论证适用性。写作数据分析方法时,应明确指出具体的统计方法或分析技术,说明该方法、技术与达成研究目标的关联性和具体做法。试修改上例如下:

本研究旨在解决……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了……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 数据准备: 采用……,共包含……。对……进行了预处理,包括……。

2. 模型设计: 在……基础上,引入了……模块。(对引入的机制等分别详细予以介绍)。

3. 训练与优化: 使用……框架实现模型,采用……,加入了……,使用了……,并在……基础上,……。

4. 实验与评估: 在……上对比了所提方法与……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方面达到了……效用,比现有方法……。此外,通过……,验证了……的有效性。

修改后的写法提供了详细的技术细节,突出了研究方法的逻辑性与创新点,使研究内容更加严谨、可信。

三、创新点应凸显核心价值

科技报告的创新点应聚焦于方法创新、技术改进等。目前创新点写作易出现如下问题:第一,含糊其词,未真正体现研究的独特性。第二,逻辑性欠佳,与研究目标无法形成逻辑上的连贯性。第三,重要性不突出,无法准确表达创新点具有的未来应用潜力。举例如下:

本研究在……领域做了一些改进,使用了新的方法,提升了……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模块,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处理……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比现有方法更直接有效。

此例对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的创新点没有进行清晰的阐释,无法让读者理解改进的具体逻辑。虽然使用了“一些改进”“新的方法”“更好”等表述,但这类表述较模糊,文中也未予以进一步说明。同时,上例未说明创新点对研究领域的实际贡献或意义,无法有效体现创新点的价值。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应直接切入创新点的核心价值,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研究的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上,应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及冗长的语句,简洁明了地对创新点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使用对比、举例等方式,如与现有研究或技术进行对比以突出研究的优势。在结构安排上,有两种路径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将创新点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进行撰写,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如明确表达“创新点如下”“该研究的贡献为”等;第二种是将创新点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引言、研究方法、结论中适时地对其进行强调。另外,可利用示意图突出关键数据,选择流程图描述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或利用图表来进行结果的对比,这些辅助写作技巧能够让创新点更加直观,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按照第一种路径,试修改例文如下:

1. 引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使……。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

2. 使……与……融合。 提出了……,通过融合不同层次的……,增强了……识别能力。实验表明,该模块在……时(场景)表现尤为突出。

3. 对……进行了调整。在……过程中,采用了……调整策略,有效避免了……,并加速了……过程。这一策略使……在……和……上均优于传统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数据),比现有最优方法提高了……(数据)。特别是在……(场景)任务中,性能提升更为显著。这些创新点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修改后的描述避免了模糊用语,明确指出了创新点的具体内容,对每个创新点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通过实验数据和应用场景说明了创新点的实际贡献,使创新点更清晰、有力。

四、可行性分析应加强数据支撑

在涉及技术开发、项目实施或成果转化的情况下,可行性分析是科技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该项目或研究是否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重要环节,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可行性分析包含的要素主要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时间可行性、社会与环境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应运用具体的数据、实例并进行深入分析。在撰写过程中,应广泛收集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报告、市场调研等;分析数据时,可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进行提炼与总结。同时引入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案例,通过案例来说明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效益。在阐述项目进度计划时应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并预留出一些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的时间。在技术可行性分析中,可引用相关文献或实验数据,例如:

根据××文献,……,表明了……。本实验基于……,初步测试的数据为……,在文献所及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在经济可行性分析中,可使用具体成本收益的数据,例如:

根据市场调研,××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为××。该项目研发成本预计为××元,按期部署后年收益可达××元,投资回报率(ROI)为××。

注释:

[1] 吴丽,宋峥嵘,王佳莹,等. 科技报告的认识和撰写误区[J]. 兰台世界,2017(22):61.

[2] 王绍汉. 科技报告的写作[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4): 76.

[3] 王传珂,刘金华,刘慎业. 浅谈如何提高国防科技报告的写作质量[J]. 国防技术基础,2008(5):36.

本文为2024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李 檬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