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经济写作

浅谈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编写

[ 作者:李苏玉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2-07-04 12:17:03 浏览次数:]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编写,绕不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这个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且没有定论的话题。受人们普遍的认知以及早前计划经济的影响,财务与会计形成了“会计受制于财务,财务受制于财政”的关系。随着国家对相关制度的细化,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对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财政、财务与会计的捆绑关系没有那么紧密了,已是各成体系。比如,《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总框架做出了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在会计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既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基础,也是规范会计工作的根本法。而在实务操作中,财务与会计是不分家的。作为企业的“理财规划师”,财会部门既承担着“财务”职能又扮演着“会计”角色,一方面为公司的预算安排、筹融资计划、投资规划、利润分配、税务筹划、财务分析等做全盘考量,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司日常运营的会计记录、核算和监督工作。因此,本文在符合国家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业务实践,谈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编写时,将财务与会计的边界作模糊化处理,不做刻意区分,既包括财务制度又包括会计制度。鉴于此,在实际编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实操中,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一些要点。

一、 用制度指导业务,让业务作用于制度

企业经济业务是制度存在的根本,因此,在编制财务制度时要从经济业务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剖析经济业务,为企业财务制度的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编写财务制度忌闭门造车,脱离企业经济业务实际,照搬国家政策或者照抄其他企业财务制度,结果只能是自顾美丽却是空中楼阁。

为提高财务制度的实操性,让制度扎根于业务实际,在编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以国家政策为背景,依托本行业环境。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能与国家的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政策相悖,比如在编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时,要遵守《企业财务通则》《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在制定某一方面的费用制度时,还要在遵守普适性制度基础上,凸显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国家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管理要求,以此体现《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办法或条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企业财务制度编写应注重抓取行业经济业务特点,如商贸零售行业,同工业制造业相比,在资金周转中没有生产环节,流动资金占比大,商流、物流分离加速了商贸零售业的资金周转,那么就应侧重加强资金管理、库存商品管理的制度编写,强化细则。

其次,结合企业经济业务自身特点,编写财务制度时,要注意与企业其他部门制度的衔接。财务制度是服务于企业经济业务的,那么财务制度呈现的内容要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不但要因地制宜,而且要因时制宜。财务人员在编写财务制度时,应对企业经济业务全过程有深入了解,并与一线业务人员作深入交流。比如编制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办法,应结合合同管理办法,同时了解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客户群特征、一般款项回收周期、合同项下对回款周期规定等事宜,综合往年坏账计提状况,制定坏账计提的范围、比例等。

最后,树立整体观,全体人员从上到下统一思想认识。纵观出现违规违纪事件的企业,一般表现为其建设者制度意识薄弱,故为了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清明,一方面,领导层要端正思想,以身作则,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实际行动助力制度编写相关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囿于自身工作性质,容易一叶障目,难免出现机械教条等问题,所以在编写规范全公司的财务制度时,应提高站位,深思熟虑,将企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二、 内容科学,逻辑清晰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国家制度规定的统一框架内,可结合自身企业经济业务特点进行细化,以增强财务制度的可操作性。财务制度的制定与发布是一项繁琐且严谨的“工程”,在最初设计时就应严肃内容,明确责任主体,注意相应岗位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划分,做到科学合理。虽然财务制度编写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但是它有自己的逻辑性。一项制度一般前面两个章节是总则篇、部门责任与分工篇,后面章节依据制度规范内容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在总则篇要明确制度编制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为避免歧义而对特定专业术语的释义等;部门责任与分工篇则是相关责任部门对制度规定的事项承担的主要工作。比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其章节分为总则、全面预算的内容、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预算编制和审批下达、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与控制、预算的监督与考核、附则。整个办法涵盖了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同时考虑了例外事项(预算调整章节),内容设计科学且具有逻辑性。

三、 侧重重点工作任务,兼顾经济效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这对编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同样适用。企业财务制度内涵丰富,纷繁复杂,从预算安排、筹融资计划、投资规划、利润分配、税务筹划、财务分析,到会计基础工作的确认、计量和核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然而企业的人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确认编写工作。比如以工程总承包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其财务制度编写重点就是总包项目的管理以及核算,而金融行业企业财务制度编写重点就要针对存贷款、理财产品设计等金融服务业务。

企业的经济业务是明确的,在编写财务制度时,避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要“牵牛鼻子”,兼顾成本效益原则,以企业经济业务为抓手,带动制度编写的全局工作。一项企业财务制度的呈现,其背后付出了大量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编写时要对经济业务分类合并,化繁为简,最大限度地减少编制工作量。比如应收款项与坏账准备,这两个经济业务事项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关联的,坏账准备的计提以应收款项为基础,那么在编写制度时,可以将其合二为一,在应收款项管理办法中将坏账准备纳入进来,可以减少近一半的工作量。

四、 结束语

借用海尔张瑞敏的话:只有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才大有可为。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内部财务制度编制的主要目标和出发点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企业成本、财务风险的最小化。这就对财务制度编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到熟悉经济业务,锤炼业务技能,更要提高财务制度编写水平,使得内部财务制度成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的助推剂。


(作者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王竹洁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