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演讲中如何用情更动人
[ 作者:李增源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16-04-01 10:12:00 浏览次数:]众所周知,演讲需要用情,而用真情演讲,是获取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只有在复杂的现实矛盾和尖锐的内心冲突中,才能表现得更加集中,更加强烈,也更容易产生动人的力量。
演讲中如何用情更动人呢?
一、用悲喜交集之情感动人
悲与喜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活动。在演讲过程中,如果把二者交集起来,就不仅可以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而且能够深深地感动听众。例如,白岩松在题为《治疗有尽头,而抚慰永无尽头》的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很多年前,一个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哥哥突然病得很重。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后到北京协和医院求诊。我帮他找到一位非常棒的大夫,诊断为晚期癌症,做手术时才发现已经没法处理。这时已临近新年,我问这位大夫:“可以让他好好过个年吗?”大夫说:“应该可以。”我问:“可以适当地让他喝一点酒吗?”“可以。”然后,大夫跟我讲了很多注意事项。后来,我把他们全家都接到北京,快快乐乐地过了个春节。不久,他在家乡病逝。直到今天,我们两家人都依然怀念那一个春节,依然为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记忆而欣慰。
白岩松帮助一个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哥哥求医,被诊断为晚期癌症,这让人感到伤悲。为了让这个生命垂危的人能“好好过个年”,他征得大夫同意后,把患者全家接到北京,“快快乐乐地过了个春节”,这又让人感到欣喜。演讲者就这样在追述一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心中悲喜交集之情。这不仅体现了自己对患者临终关怀的博爱情怀,而且表达了本人对医生仁爱的感激之情,这无疑会感动现场的每一个听众。
二、用爱恨交织之情打动人
爱与恨是两种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和演变可能导致二者之间的彼此对立和相互转化,所以在演讲过程中,爱与恨交织的情感表达,往往能够产生打动人心的现场效应。例如,李肇星在第62届“文化讲坛”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讲道:
祖国唯一,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妈妈一样,我们山东话叫娘,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娘,我们只有一个祖国……真的,我们只有一个祖国。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有一段话永远难忘,跟小平同志大概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激动地给外国朋友讲:“我这一辈子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那就是台湾问题,我怕活不到看见解决问题的那一天了。”当时外交部的年轻的翻译是含着眼泪把小平这话翻给外宾听的,当时我也在场,也激动不已。
李肇星讲到“祖国唯一”的时候,打了一个最浅显也最朴实的比方,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娘,我们只有一个祖国”。为了表明祖国在一个人心中的位置和分量,他特别追述了小平同志讲给外国朋友的一段话。这段话充满了多么强烈的爱恨交织之情啊!小平同志爱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无限眷恋的祖国,恨的是个人活不到看见解决台湾问题那一天的遗憾。显然,这段让演讲者“永远难忘”的打动人心的话,也让当时在场的他“激动不已”。
三、用生死交融之情震动人
面对生死抉择,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对于演讲者来说,选取生离死别的典型场面进行真切的描述,无疑就成了震动人心的重要表达手段。例如,王树增在题为《世道人心是文化之本》的演讲中,动情地描述了这样的情景:
这位将领跟警卫员说:“给我娘留一点值钱的东西吧。”警卫员没动,他说:“我跟你这么多年了,我们有什么东西你还不知道吗?我做你警卫员的头一天,你找我谈话,跟我说,我们参加的是共产党,参加共产党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什么时候自己这一百多斤‘光荣’了,就算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了。你说我们加入共产党可不是为了发财致富。”警卫员告诉他,唯一值钱的东西只有南下时候发的一顶蚊帐。这蚊帐只有高级干部有,那是为了防止到南方作战的时候被蚊子叮了得疟疾。那位将领就把蚊帐给他母亲留下了。临走的时候,他跪在地上给母亲磕头说:“娘,我要走了,我要解放全中国去了。儿子只求娘一件事情,如果我还能活着回来,在我回来之前,娘您千万别饿死。”
王树增动情地讲述了一位解放军将领跟警卫员之间的一段对话,十分真实地表现出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献身党的事业的可贵品质和无私情怀。这位将领把唯一值钱的一顶蚊帐留给了自己多年不见的母亲,并跪求母亲一件事情,这就是“如果我还能活着回来,在我回来之前,娘您千万别饿死”。演讲者就这样用最真实的历史细节,把离别之际一对母子心中的生死大爱之情交融在一起,强烈地震动了现场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四、用苦乐交汇之情鼓动人
苦与乐,不仅是客观事物引起的人们的心理体验与情绪反应,而且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演讲者特意强化苦与乐的人生感受和价值取向,往往会产生巨大的鼓动力,使听众获得情感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例如,于丹在中华女子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讲道:
后来我们女孩子干的活儿叫“闯活儿”,就是那种铜版纸厚厚的一摞,咔,下去以后,把它抡起来,就这样一下我们手上就同时十几条血口子,但是你不能带手套的,人家手上都凭着点儿汗带起来,但是人家大姐手上都有茧子了,我们这个手一下子血就下来了,但是这个活儿你得干,而且我们肩膀没有劲,那个活多重啊,天天那么抡啊。这是我们当时干的活。
……我为什么说在第二个阶段我们真的非常快乐?因为其实我后来直到今天,我都很惭愧地说,我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阶段能够和草根阶层完成这样一种水乳交融。那种时候,你觉得你是他中间的一员,你吃的喝的都是他们的,你受他们的保护和恩典,那种时候,你跟他们是完完全全一样的人。所以,其实大家知道,有那么一段日子,如果你们会想说,这从上小学一直到硕士毕业,根本就没有离开校园的,一下子给扔到村里,这日子怎么过呢?你去发现价值吧,不仅有价值,而且有快乐,而且有尊严。
于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印刷厂参加劳动。住的条件差,干的活儿重,让她这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孩子,初次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苦。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心理落差之后,她开始从艰苦的日子中,发现了“能够和草根阶层完成这样一种水乳交融”的价值,最终收获了快乐。演讲者就这样用苦乐交汇之情,鼓动现场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以更大的勇气,去迎接未来人生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演讲中用情的关键,在于选好表达内容的“动情点”,也就是能够促使听众内心产生强烈情感活动的信息刺激点。由于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演讲的时境和听众也有差别,所以,演讲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好最佳角度用情,才能使演讲这一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情感效应。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师范学校)
编辑:杨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