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写作规范与技法

大学校园标语的拟写原则和注意事项

[ 作者:孟祥英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4-05-15 17:08:00 浏览次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标语”的释义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1]可见,标语具有“形式上的简短性、作用上的宣传性和鼓动性”等特点。应用于高校这一特定场域的大学校园标语,其受众主要是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内容与学校工作、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等密切相关,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育人理念,对学生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校园标语可以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素材与资源,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2]

本文以真实语料为基础探讨大学校园标语的拟写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语料来源有两个:第一个是现代汉语实践课程中师生拟写的一些标语,第二个是平时整理积累的部分高校校园中悬挂的标语。

一、大学校园标语的拟写原则

(一)思想性

大学校园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大学校园标语要凸显时代特征,把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起到价值引领、观念引导、思想启迪、情感熏陶、行为规范等多重作用。“大学校园标语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校园标语同样承载着宣传国家政治思想的任务。新中国成立至今,大学校园标语历来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一直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助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媒介和载体。”[3]所以,拟写标语要追求思想上有高度,观念上有深度,情感上有温度,可以使用一些大概念和观念来彰显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国家、时代、社会、使命、担当、作为”等是凸显思想性的高频词和关键词。

1.把新时代党和国家与大学教育、大学生培养相关的方针、政策、理念融入其中。校园标语作为高校传播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也体现出了学校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如“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用青春的力量 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新时代心怀家国梦想 新舞台舞出绚丽人生”“众志成城彰显中国力量 青春偕行谱写精彩华章”等。

2.把学校的校风校训、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亮点等作为关键词融入标语之中。“仰望星空弘德明志学为人师 脚踏实地博学笃行行为世范”凸显的是师范高校的理念,“做设计四年点线面体心灵手巧绘蓝图 学机械千日车铣刨磨智圆行方成大器”展现的是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特点和理想追求,“想当年金戈铁码 看今朝一展风华”则展示出软件学院的特色。

(二)针对性

“撰写标语、宣传口号一定要看目标对象,否则,事倍功半,更有可能是徒劳无功。”[4]也就是说,标语拟写要有针对性,围绕主题要求、受众特点以及不同的空间、时间等要素展开。

1.主题要素。不同的时间段悬挂的条幅标语对应不同的主题,如迎新主题、毕业主题、迎国庆主题、庆元旦主题、推普主题、读书主题等等,拟写标语应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如“怀梦出发一鸣‘经’人 ‘济’往开来星辰同光”“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2023年,电子遇见了你”分别适用于经济学院、电子学院迎新主题;“母校的祝福如追光 锁定你前行的身影”“回眸一路芬芳 远望无限风光”可用于毕业主题;“练过硬本领 做斜杠青年”可用于“五四青年节”主题;“别怕输,熬过长夜见日出 别怕苦,翩翩在巅峰起舞”可用于考研主题。

2.受众要素。大学校园标语的主要受众是大学生,较于20世纪末,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价值追求、审美情趣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标语拟写应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努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兴趣爱好,展示他们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跃动的青春力量。青春、梦想、奋斗、成长、读书、远方等是青春季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如“志存高远当昂首阔步 激扬青春绘崭新篇章”“从此一起读书一起立斜阳 从此一起逐梦一起赴远方”“开启奋斗的马达 抵达心中的远方”“青春不老 骊歌未央”等等。同时,青年人不喜欢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标新立异、开拓创新是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固然可以采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常规标语来激励学生努力为学,但在诗句的基础上仿拟出“平时不用心,期末泪沾襟”这样的表达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前者司空见惯,后者活泼新颖,年轻人更喜欢这种能给他们带来惊奇感、有创见的表现形式。

3.空间要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5]根据空间位置、建筑风格、环境特点等不同布局,大学校园会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可以有针对性地悬挂条幅标语。在学校大门口、广场等能够代表一所学校门面的区域应以高端大气的标语为主;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区域追求标语的典雅气、书卷气,如“阅百家陈列汲古今之慧 与纸墨静驻汲书文之聪”“莫诧此处静寂 众人皆醉书香”;在宿舍区、食堂区等生活区域的标语追求有温度、有情调、有滋味,如可用于宿舍区的“夜色阑珊 好梦入眠”,用于食堂区的“舌尖风味流转 心中梦想璀璨”等。

4.时间要素。不同主题的活动开展的时间段不同,如迎新季的九月,毕业季的六月,可以结合不同时节的自然景物、气候特点等选择有代表性的意象融入标语之中。如“骊歌响情难忘 榴花开意绵长”适于毕业季,六月恰石榴花开,红火而热烈,如同毕业生离别的情感,复杂而炽热;再如“素雪纷飞 待你华丽回归”适于考研季,在严寒深冬送给大四考研学生美好祝福。

(三)文化性

校园是一个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场域,校园标语是学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恰切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和当代文化要素,使标语具有高雅的文化情趣和新鲜的时代气息。从受众角度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属于高层次人才,知识面广、文化素养高,他们能够理解这些标语的思想内涵,把握其传递的价值观念。

1.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可以从古代典籍中寻章摘句,或者对古语进行精妙化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罔而从师,不殆 惑而切问,不耻”“入而学师范之礼 出而作师表之风”“往昔离别锦笺寄思 今日相识芳舍漫语”等等,再如“不畏将来 不恋过往 不忘初心 执着前行”,前两个短语化用了曾国藩的座右铭“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后两个短语又增加了当下新的时代元素。

2.从当代文化入手,选择学生喜欢的、常用的热词新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大学中,一代有一代的境况,一代也有一代的特色表达。不一味墨守成规,放手让学生去表达出新,反而会使校园文化的传承更有活力。”[6]如用于开学季的“与昨天小别离 得今日小欢喜”,来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小别离》《小欢喜》;凸显地科学院特色的“请与我们一起奏响这罗曼地科的青春华章”,“罗曼地科”谐音“罗曼蒂克”;用于食堂的“天空飘来五个字,光盘不是事儿”,模仿网络流行语“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用于图书馆的“处雅室闻书香 做一个安静的学习搭子”,“学习搭子”是2023年的网络热词。这样的词句具有当下性和时尚感,更为学生喜闻乐见。

二、大学校园标语拟写的注意事项

校园标语是社会大众了解大学的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工作态度和文化氛围。因此说,它文字不多但分量不轻,“小身板”具有“大能量”。

(一)避免千篇一律,追求创意表达

从文体来看,标语属于应用文体的范畴,其共性的成分比较多,内容可以有一定的重复性,但也有其独特的个性。“无可否认,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如育人、求真,但也应当有其个性,如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历史传统、特色的学科专业、知名教授的学术气质以及著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等。”[7]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冒险、颠覆、另辟蹊径、探索神秘”,而年轻大学生更是喜欢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意表达。好的标语会让受众眼前一亮,能够提供妙趣横生、回甘悠长的情绪价值。

1.避免模式化,改变传统标语刻板、生硬的形象。模式化、刻板化的校园标语有这样的几种表现:第一,标语内容年年雷同。如大学迎新之际,一些大学每年都是用“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标语,了无新意,观之乏味。第二,抄袭网络,缺乏针对性。网络时代,人人皆可下载,但复制粘贴式的标语常常会被习惯性忽略,且不能凸显学校特色,很难引发年轻人的共鸣。第三,缺乏人文气息。有的标语是“说教式”“命令式”甚至是“谴责式”的,多“禁止”“严禁”之类的用词,陈词滥调,生硬冰冷,让人望而生厌。而像“毕业就分手 人就会变丑”这样的标语更是“雷人”。因此,规避不良标语,首先做到规范表达、其次追求创意表达才是写作的正途。

2.彰显个性,创意表达。拟写者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既体现时代特征又贴合学生心灵,既能“致广大”又能“尽精微”,能够根据此时此地此情此境最突出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拟写,力求彰显学校的办学主张和精神气质,展现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景观。如“一见倾心长清湖畔 天地书声后浪逐新”,“长清湖”为某高校的一个校区,“天地书声”是其图书馆的名字,这样的标语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自由、创新的校园氛围会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活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标语的文化育人功能。

(二)反复斟酌词句,力求精准传达

在遣词造句方面,写作者应秉持极为审慎的态度,反复地、耐心地斟酌词句,力求准确、有力地传达思想、传递信息。

1.多用肯定性、鼓励性、正能量的词语,少用含“不、没”等的否定性词语。“不拍砖不灌水 不做喷子和杠精”,这样的标语含有警示批评意味,让人感觉有所指;再如食堂标语“不做剩男、剩女”,其本意是倡议大学生就餐时“光盘、不剩饭”,通过语义双关的辞格试图追求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但是从接受来看,它有暗指“未结婚的大龄男性、女性”的联想义,极易引发受众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从而大大降低宣传鼓动的效果。

2.多用书面性词语。在标语这种无声的、受众面广泛的书面表达形式中,尽量多用庄重典雅的书面性词语,少用口语性词语。如“刮摩淬励心之所向,未来之路分外明朗”这样的标语典雅庄重,且朗朗上口;而像“告诉你一个真相,××变了!现在很好!”(××为某大学名称的简写形式)这个标语里面有很多潜台词,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或者“‘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是说着玩的!”这个标语有儿戏成分,“不是说着玩的”,但很像“闹着玩的”。

3.避免出现语病、错别字、数字讹误等硬伤。“传承齐鲁文化传统”,“传承传统”属于搭配不当;“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一般受众的理解会和写作者的意图一致(“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但也存在与表达意图相悖的断句形式,即“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或者把“热烈欢迎”写成“热列欢迎”,把“2023年”写成“2013年”;或者像“歡度春节”“書香雅韵”这样的繁体字简化字混用之类的不规范表达。很多事实已证明,有时候小失误会造成大舆情,严重损害学校形象。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5.

[2]李天天.书校园之声 写家国情怀——校园标语的学习与创作[J].书法教育,2022(2):58.

[3]王雨潇.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标语的变迁及育人功能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20:40.

[4]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79.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9:263.

[6]任冠青.开学季横幅中的文化表达[N].光明日报,2020-09-02(2).

[7]岳建军.校园标语:解读大学文化的一种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5):129.

基金项目:齐鲁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能力范式的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5)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刘萱仪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