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讲求句式变化 注重表达效果 ——对一篇总结中经验部分句式运用的评析
[ 作者:罗永金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1-02-03 11:59:00 浏览次数:]“句式是指那些在汉语中有某种特殊标志或有特殊表达作用的常用句子格式。”[1]常言道:“一样话百样说”,这“百样说”中也包括了句式的变化。写总结离不开句式的变化,写总结中的经验更应讲求句式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意思,有时可以分列成几个结构比较单纯的句子来表达,也可以缩合成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来表达。前者叫做分列句,后者叫做缩合句。分列和缩合,总称为句子的分合。句子的分合,会引起句式的一系列变化。从长度讲,有长句和短句的区别;从气势看,有紧句和松句的差异;从结构分,有散句和整句的不同。一般说来,合的句子,是长的,紧的,散的;分的句子,是短的,松的,整的。[2]一篇总结中的经验表达准不准确、认识深不深刻,是衡量一篇总结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要想把总结中的经验写得既准确又深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写作经验的时候,经常会运用到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松句与紧句等句式。这些句式在完成交际任务中,既能担负起组织话语的作用,又能提高组织话语的表达效果。也就是说,不同句式的运用会使语句抑扬顿挫,铺排有致,富有变化,具有表达张力。现结合一篇全面总结经验部分句式的运用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评析。
一、整句与散句合理运用,显示出整散结合、参差多态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所谓整句,就是音节、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基本一致,语义相关的一组句子。它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整体修辞效果,可使语义层次分明、气势畅达,如《××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五个观点句:
1.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必须坚决贯彻从严治军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3.必须牢牢扭住党委(支部)班子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4.必须始终坚持精细落实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5.必须时刻强化安全工作压倒一切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
以上这组观点句为整句,每句的结构相同,字数相近,语气一致,意义并列,分别安排在五个不同段落的开头,合起来就是一组排比句;这五个段落也构成了段落排比,从而形成了整篇总结的经验部分。从句法上看,每句的前一分句都表示肯定的态度,后一分句强调的意味很浓,口气显得不可商量,形成无条件复句。从句式上说,它是在音节、字数、结构和语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形成的,即运用“排比”的形式来实现的,属于相对松散的整句,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整体修辞效果。如果要形成比较严格的整句,那就要运用“对偶”的形式,例如《学杂费年年涨教育支出节节高》这则标题,作者采用上下句的形式,且用了叠音词,但上句比下句少一个字,因此读起来有欠缺;如果把上句改为“学杂费用年年涨”,上下句就工整了。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要想形成比较严格的整句可用“对偶”,形成相对松散的整句可用“排比”;当然,还有“对照”“反复”等辞格也可以建构整句,此处不再赘述。
散句是与整句相对的概念。所谓散句,是两个以上长短不一,结构不同,自然组合的一组句子。它具有不事雕琢、素朴自然、灵活多变的特色。如果说整句是一种刻意的修辞追求,那么,散句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先来看一看散句的结构,如《××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五个观点句中的一段话:
今年,团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狠抓安全工作落实,确保了外训、演习和演习保障等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团队全面建设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段话中句子长短不一,句式不同,也没有相同的词语,是典型的散句,读起来轻松、自然、活泼。
从以上整句、散句语例上看,无论是一篇总结,还是一篇总结中的经验部分的写作,经常是整散结合,交错地运用整句和散句。全用散句,易让人感到文句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全用整句,会让人感到单调死板,不活泼。事实上,单一地讲求整句或散句的运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只有整散交错地运用,才使文句既有气势、有韵味,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长句与短句灵活运用,显示出长短相间、合理搭配的自然韵律,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长句与短句,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长句结构复杂、词语多,信息载荷大,表意一般严密、精确,适于完成复杂的交际任务。但长句也有一定局限,由于长句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理解时间较长,因此不太适合口语表达,多用于书面语言交流。让我们来看一看《××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一个观点句中的一段话:
今年以来,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确立了“精细抓落实,全面打基础,稳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的具体措施。
以上这段话,实际上是一个长句,主语“××团”未出现,整个话语包含五个“述宾”结构,词语多,信息载荷大,表意严密、精确。
而所谓的短句,就是句法结构简单,音节少,容易理解的句式。短句具有短小精悍、生动明快的修辞功能,节奏感强,带有比较明显的口语色彩,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都具有通俗、自然、流畅的修辞效果。如《××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四个观点句中的一段话: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集团军首长的指示要求,坚持精细抓落实,反复抓落实,扎实抓落实,很多工作的标准都有了明显提高,团队建设也有明显进步。
以上这段话,作者采用短句的形式进行了表述,既道出了具体的做法,也阐明了取得的成效,使我们读起来清楚明白,亲切自然,节奏明快,不但符合工作实际,也切合受众心理期待。
从以上长句、短句语例可以看出,长句与短句,各有长处。一篇总结中的经验部分,通常需要长句与短句的交错使用。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五个观点句中的一段话:
今年,团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狠抓安全工作落实,确保了外训、演习和演习保障等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团队全面建设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实事求是地讲,在抓安全工作方面还缺乏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尤其是在完成临时性、突击性重大任务中,对潜在的安全问题看得不准,隐患苗头预测不深,防范措施定得不实,关键环节抓得不紧,导致发生了“8·2”严重责任事故。
这段话先用一个长句来概括说明团党委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然后正视在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分析了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发生了严重责任事故。长句与短句的交错使用,相互补充,使此段话语波澜起伏,句式长短有致,增强了话语的感染力,有很强的可读性。
三、松句与紧句巧妙运用,显示出松紧有序、错落有致的节奏变化,增添了语言的说服力
无论是写总结,还是写总结中的经验,对几个相关事项或某一事项的几个方面,可以采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述,也可以采用一个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述。当分成几个简单句子表述的时候,我们管它叫“松句”,当合在一个复杂句子中进行表述的时候,我们管它叫“紧句”。松句与紧句,不仅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而且是可以相互改写转换的。如《××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一个观点句中的一段话:
工作实践中,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抓建,进一步提高了八项经常性基础工作落实的质量;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硬件与软件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坚持抓中心、带全局,抓经常、打基础,中心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牵引和带动了团队全面建设的发展进步。(原句)
这段话语属于松句,分别从“八项经常性基础工作”“硬件与软件水平”“中心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成效表述。以上这些内容也可以用一个复杂的句子来表述:
工作实践中,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抓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抓中心、带全局,抓经常、打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八项经常性基础工作落实的质量,硬件与软件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心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牵引和带动了团队全面建设的发展进步。(变句)
从以上原句与变句来看,二者的信息内容没有变化,但读起来感受却有差异。原句把信息点分散,具有强调作用;变句把信息浓缩,缺乏原句的强调力度。原句被称为松句,变句被称为紧句;原句结构简单,关系单纯,容易理解;变句结构紧凑,文字简练,以最少的文字包容最大的信息量。
无论是松句还是紧句,都有各自不同的修辞功能,也有各自适用的语用环境。但多数情况下松句与紧句都是搭配运用的,这样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修辞功能,适应各自的语用环境。如《××团20××年党委工作总结》经验部分第五个观点句中的最后一段话:
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工作就是“高压线”,没有安全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什么时候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决做到防患未然,一抓到底,容不得丝毫懈怠。
此段话语,松句与紧句协调匹配,使话语的句子结构有松有紧,错落相间,节奏富于变化,体现出松紧适度的风格。
综上所述,无论是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还是松句与紧句,都有不同的修辞功能,代表不同的表达风格。在总结经验部分写作中灵活地选用句式,可以达到整散结合、长短相间、松紧有序的表达效果。
注释:
[1]邵敬敏,任芝瑛,李家树,税昌锡,吴立红.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7.
[2]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114.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荆州市税务局)
编辑:蔡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