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致辞| 杂志介绍| 投稿须知| 欢迎订阅|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最新动态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 详情...

                        详情...
事务公文写作

高质量督查报告须“五破”

[ 作者:吕 璞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2-11-02 14:31:42 浏览次数:]

周周密密部署、辛辛苦苦督查,成果都集中在督查报告上。督查报告反映督查工作的成效和督查工作者的素能,具有资政辅政的作用。因此,组织者常常将报告的撰写摆在突出的位置,督查伊始就明确报告的撰稿人,让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来承担这项任务,督查结束后又召集专题会议对报告撰写进行深入研究。尽管如此,有的督查报告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写法上不得要领。下面就本人多年的督查报告写作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破除老生常谈的表达,让开头靓起来

一般的督查报告开头都是千篇一律,大家也习以为常,原来怎么写现在就怎么写,别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甚至有人向我要督查报告模板,让我哭笑不得。都有模板了,还有什么督查水平的高低?都有模板了,还需花费这么多心思?其实这种对模板、模式的依赖也是很多人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所在。督查报告的开头基本是:“根据×要求,×会同×组成督查组,于×年×月×日至×日赴×进行督查。各督查组通过实地看、访谈听,随机抽查相关工作资料及台账,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了各地×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报告如下”。督查工作者常常将作出批示的领导、督查时间、督查内容、参与单位等填入这“万能式”开头。其实,督查报告没有特定格式,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法,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开头。督查报告的开头非常讲究,必须精准把握写作要领,既讲全几个关键要素,让领导一看就明白督查的来龙去脉和报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展现撰稿人的写作技巧,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和效果。如某督察报告的开头:“围绕市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要求,平安××建设成效如何?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为寻求并解答这个问题,×月×日至×月×日,根据×批示精神,×联合×,组成三个督查组,分赴各地开展督查”,这种写法就比较新颖。形式死板、没有变化的督查报告领导不想看,而这种以设问的方式开头既能引起领导的注意,也提出本次督查的内容和目的,可谓别开生面、一箭双雕。

二、破除规行矩步的格式,让结构活起来

一般情况下,督查报告写作总是采用三段式,即由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个部分组成。有的将工作开展情况又分为两个部分,先汇报总体情况,让领导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再细说具体办理情况。如某督查报告结构为:总体情况、典型案例办理情况、核查发现问题、下步工作建议。有的直接将总体情况写入标题,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有的分别再用一句话放在标题后,提纲挈领地说出全段的主要内容。如《工业项目推进情况督查报告》一文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一是总体情况:工作进展顺利,但部分项目推进缓慢。二是存在问题:部分项目困难叠加、新老交织。三是下步建议:以点带面深化落实,深入具体推动每个项目顺利投产见效。

如果这类小标题让领导觉得没有新鲜感,我们可以进行文字转换,不写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这三个标题,另外用一句话来表述这几部分内容。如《全市蔬菜产业的督查报告》一文的小标题:一是乘势而上,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二是对标对表,实现蔬菜大市目标差距与挑战并存;三是知难而进,提出蔬菜产业精准战法。又如《全市茶叶种植情况的督查报告》一文,先用第一段写总体情况,接着分三个部分写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分别表述为:小茶叶大恩情,干部群众满怀激情建项目;小题目大文章,后续工作推进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子落全盘活,交出一份茶叶惠民新答卷。

还可以破除这种三段式,创新写作方式,分门别类写,逐个分析透彻,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关于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督查报告》一文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整改程度来逐个分析并提出措施。即:整改不彻底问题,整改工作稍显不足问题,整改进度滞后问题(每一个问题后附对策建议)。督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报告的形式不拘一格,如《全市财政运转的督查报告》一文,将存在的每个问题列为一段,最后将针对各县提出的建议向领导报告。又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督查报告》一文,没有先写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将上报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分别列出,然后提出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即:一是部分项目统计情况与实地核查有出入;二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三是下一步建议。

三、破除照猫画虎的思路,让观点新起来

观点是报告的精神内核和灵魂所在。观点好,文稿就成功了大半。观点不好,报告就只是低层级的材料,如何构架和装饰都是徒有其表。督查报告如果只是重复老办法、老套路,肯定引不起领导的重视。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提出新观点。既要做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又要做到看问题视角新、选用材料新、表达方式新。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督查,过去的材料都从三个方面即政府属地管理层面、部门监管层面、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层面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方便汇总,但是将工作切割成几个部分后,只能看到支离破碎的表面现象,只能找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一些系统的问题发现不了,使得每次写成的督查报告都是平铺直叙,反映的都是琐碎的小问题。用一般化的语言表达全市的重难点工作,难担重任,领导看后干着急,明明隐患重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但找到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东西,抓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无从下手。我在写督查报告时打破这一思路,将全部工作重新组合,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用四个“最大”表述问题,即“安全思想存在懈怠是我市煤矿安全的最大隐患,执行力落实力不够是我市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投入不足设备落后是我市煤矿安全的最大硬伤,管理水平矿工素质是我市煤矿安全的最大软肋。”报告重点突出,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读起来很有冲击力和穿透力。后来市长在大会上说:“这个安全生产的报告是我来×以后最精准、质量最高的报告,号召所有单位向督查局学习,将工作的认真作风贯彻到工作实效里去。”

四、破除蜻蜓点水的督查,让问题实起来

督查工作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和推动工作,所以发现问题贯穿于督查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领导看督查报告,最想了解的是决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督查既要突出问题导向,也要着重发现决策落实中存在的障碍,及时了解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为实现这一目标,督查组要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多听群众说,特别是要多与不同层面的群众交流,因为群众的声音更“原汁原味”,“知情人、当事人”最有发言权。要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深入基层一线,多看“后院”和“角落”,少看“门面”和“窗口”。要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与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通过小分队形式,开展随机抽查和暗访督查。如在一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督查中,督查组组织对督查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让大家熟知危房改造政策,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提高问题查找的精准度。要求各督查组成员必须入户督查三问三看、乡镇核查二问二核、县区核查四调一核。制定了两个表格,一是入户调查情况表,将每一户的调查情况完整记录,做到查一户准一户;二是各县区督查问题统计表。从每个县区筛选出3个问题较多的乡镇,再从各村中选出目标对象,把每户的情况印发督查组。既查了省里暗访过的××等乡镇,重点看整改落实、是否举一反三的情况,也督查了边远、深度贫困的××等乡镇。督查中采取先暗后明、由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做到明暗结合、相互印证。实事求是是督查工作的生命线,是督查报告优劣的核心指标。督查报告要把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作为重点,但写报告时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反馈成绩容易、报告问题难,成绩提炼升华易、问题准确表达难。督查人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敢于汇报问题、善于汇报问题,大胆地向领导反映决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较大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务求水落石出,切忌“遮掩缩水” 或“夸大其词”。要随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做到督查中碎片化记录,督查后系统化整理。报告中重要的问题着力写,相同的问题举例写,相似的问题分类写,不同的问题分开写。要聚好焦,避免记流水账,把问题说得又散又乱。督查报告不是理论文章,不需要长篇大论,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扎扎实实的行动,需要真实的典型和准确的数字。要有理有据,切忌主观臆断。

五、 破除妨碍落实的藩篱,让建议灵起来

对党委、政府而言,督查部门是履行秘书职能,全国绝大多数督查部门都设立在党委、政府办公室,这就要求督查部门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督查建议体现督查人员兵为帅谋的政策水平、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督查报告必须根据督查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可操作的建议。要做到有问题必须有建议,建议围绕问题转。提出的建议要经过论证,要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成功的实践为支撑。建议要符合地方实际,切忌移植外地所谓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议要客观公正,要排除部门利益的影响,消除个人好恶偏见,让建议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如果督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对党委政府的决策没有参考价值,本次督查就属无效劳动。因此,督查报告的着眼点应放在领导“爱看、想看”上,提出建议必须高起点、宽视野、接地气。如在一次督查中,涉及一公司的破产重组。国企方面出于安全平稳考虑,集中汇报存在的诸多不可控风险,建议放弃重组。破产企业方面为了生存,挖空心思聚焦汇报重组带来的多重效益。督查组经过深入研判,感觉“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认为企业破产重组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可控,有合作条件和发展空间。最终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合作风险可控,需化风险为机遇扩大股权;二是债务风险可防,设立防火墙实现债务隔离;三是经营风险较小,要把握机遇完善产业链。结论是:按照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围绕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拓宽产业幅、延长产业链,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愿景进行破产重组,让企业活起来,让产业立起来,让链条强起来。由于研判准确、论证充分、措施可行,市委市政府立即组成高规格的团队推进破产重组工作。

总之,好的开头是督查报告的“美目”,工作开展情况是督查报告的“虎头”,存在的问题是督查报告的“猪肚”,建议和意见就是督查报告的“凤尾”。高质量的督查报告必须兼具美目、虎头、猪肚、凤尾。高质量的督查报告来自督查工作者的高素质。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总结,摸清督查报告的写作“道道”,才能写出让领导重视和批示的督查报告。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委编办)

编辑:蔡宁涛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新华网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写作精品课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989号  130022  0431-85583096/85583129  邮箱:cnyyxz@163.com
Copyright© 1985-2021 应用写作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