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实用写作类月刊
香如陈酒 始创于1985,专业权威
生如夏花 读者众多,发行量十余万册
实如硕果 内容丰富,精彩实用
◎邮发代号:12-59 ■定价:8元/月
详情...

制发紧急类通知要“三快两慢”
[ 作者:李 通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更新时间:2024-11-14 15:12:00 浏览次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是党政机关公文中“出勤率”最高的文种之一,具有使用广泛、种类繁多等特点。而制发紧急类通知又是机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既考验文稿起草者的基本功,又考验其应急统筹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制发紧急类通知如何做到“三快两慢”,如何做到高质量高速度。
一、对接准备要“快”。接到制发紧急类通知的任务后,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岗位,着手起草或审核前的对接准备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通知,要启动不同的准备工作。对于会议类的紧急通知,要与会议方案的制定者快速对接,确定工作联系人,迅速拿到会议方案,按照会议方案要求来起草或审核会议通知。对于部署工作类的紧急通知,要与承担该项工作职能的科室或部门快速对接,确定工作联系人,了解相关情况,要求提供紧急通知的基础工作素材或代拟初稿,做足准备工作。对于其他类型的紧急通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确保对接到部门(或科室),对接到人,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基本情况或素材,为下步工作打好基础。
二、起草审核要“快”。紧急通知重在“急”。起草审核阶段要坚持高质高效原则,突出一个“快”字,获得最佳的办文效果。那么,如何做到“快”呢?最核心的就是学会“抓重点”,有时甚至要质量服从时间。对于会议类的紧急通知,要抓住“重点”要素,即会议时间、会议地点等核心要素。我们经常开玩笑的一句话是“只要会议时间、地点错不了,会议通知就错不了”。这句看似不在理的话,实则对于拟制紧急类的会议通知很有指导性,要学会“舍弃芝麻保西瓜”。对于部署工作类的紧急通知,要抓住基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重点”,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制发一篇“关于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应先说明当前出现了什么问题,再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工作要求,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其他类型的紧急通知,抓“重点”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指导公文起草和审核。
三、审签印发要“快”。紧急类通知起草审核完毕后,要快速进入审签环节,可以采取容缺审签等方式,即审核要素不全时,先行“容缺”进入审签程序,允许事后补齐相关审核要素。审签时相关领导若不能及时审签,按照公文审签权限按程序向相关领导汇报同意后,立即予以制发,事后启动补签程序。紧急类通知在发文阶段,一般采用信息化协同办公平台进行,及时发送短信提醒,方便受文单位第一时间查收。极个别紧急情况,予以电话提醒。对于涉密类的紧急通知,可采用机要电报等保密方式发送,但也要突出一个“快”字。
四、工作心态要“慢”。紧急类通知考验的是办文人员的综合素质,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做到“镇静自如”“忙而不乱”“快中有慢”。要牢记“忙中出错,不如不做”,坚决杜绝忙中出错。一要心中有统筹。无论多么紧急,办文者心里要有一张图纸,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心里就会不慌,一步步按照既定打算来执行。二要心中有细节。无论多么紧急,都要有细节意识,不能放松工作标准和要求。文稿印发前,务必逐字逐句校对,一个标点、一个数字都不能放过。特别是紧急类会议通知,对着装要求、路线引导、是否需要新闻报道等细节一定要考虑到位,否则就会影响工作。三要心中有责任。责任心事关成败,单纯为了追求“快”,以“应付”心态来对待工作,迟早会酿成错误。我们要敬畏岗位、敬畏工作、敬畏文字,无论多么紧急的任务,都要以“慢工出细活”的责任心来对待。
五、事后回顾要“慢”。经验是最好的老师,紧急事件的处理需要经验的积累。同样,紧急类通知的制发也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慢慢总结积累经验。经过一次次的历练,我们在应对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不慌不忙。比如,处理完一个紧急类通知,我们要反思:这个通知处理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不足之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几点?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个简单记录,方便日后查看。久而久之,办文人员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能力也会逐渐增强,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公文处理高手。所以,我们事后要“慢慢”总结、“慢慢”品悟、“慢慢”提升,在“慢”中为“快”蓄力。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蔡宁涛